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正奋斗在考研途中的人
作者参加了2010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有一些师弟师妹向我请教一些考研的问题,想起当初自己开始复习的迷茫,故成此文希冀能帮助到那些正奋斗于考研漫漫征途的勇士。
先说说我的考试情况吧:本科学校 四川大学,本科专业 纺织工程
考研学校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 企业管理
考研总成绩:378 英语:67 政治:71 数学:116 工业企业管理:124
很多人都在思考考研值不值,我也曾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结果还是没找到答案,每个人社会背景,人生际遇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适合考研,那就行动吧。不论你是考研还是就业,不要辜负生命,辜负青春,这样你就是充实的。考研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我自己的英语比较差,觉得考上海或是北京的风险太大,当然没想到考研英语成绩还不错,这是后话。我最后选择的是跨专业但是不跨学校,从一个冷僻的纯工科专业跨到相对较热门企业管理。川大的企业管理一般在全国排十名左右。每年约有400左右的人报考,除过保研的之外,大约录取20个左右,400+中录20个,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所以报考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当时定的目标的是考400分,自己觉得也是努力有可能的达到的,目标高点,一方面也是考试的动力嘛,况且就算最后差点分没达到,可能总分也就够了。我最终就是数学和自己的目标差的比较远,所以没达到目标,但是也算是有所收获。下面就考研的各个科目为分类,主要以我的考研经历为模版,讲述考研的要点。
(一)英语
首先我说说我的英语基础吧,我大一考了四级,435分,刚刚过了四级,之后每学期都考六级,但是直到现在都没考过,大三下学期六级考了最高一次,也仅仅只有370分,大四上学期因为考研,六级时间和考研又相邻,实在不想在考验之前再次被英语羞辱,故没有报六级,没想到考研英语成绩还可以,故还曾想如若当时考了六级,会不会把我的六级梦圆了呢 。由此可见我的英语基础相当相当之一般,最终考研英语成绩67分,比我许多六级过了的同学都要好些,虽并不是很好的成绩,然我已经很满意了。由此我想我的经验对那些煎熬于英语的,尤其是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还是有些许借鉴之益的
诸如川大一类重点高校经管类的英语线一般50到55左右,当时复习时我的目标就是英语单科不挂,英语是个累积的科目,而且要累积的比较长,不要太指望辅导班,复习最好从4月就开始接触,你可以先背单词,顺便下载些考研视频(我当时下的是往年新东方英语)抽空听听。我当时是两条腿走路,指的是○1一边我找了本俞敏洪的考研单词书,○2一边找了本新东方的十年真题阅读,一边做阅读,一边背里面的生单词。那本单词书比较厚,有四十多章,背单词有很多种方法,但是不论是什么方法都比较枯燥,但是既然你准备考研还想什么枯燥不枯燥的呀,我考四六级时从来都是从A看到B就坚持不下去了,可是为了考研我把那本书看了八遍。当然不要吓到诸位,我的"背"是很泛泛的,不是太困难,也不太费时间。就是每天早上或是下午吃晚饭用不到一小时时间读一章左右的单词,第一二次读的时候比较慢,后来的次数多了,就读的比较快了。这样可能你一两次读的时候感觉效果不是太明显,但如此重复,次数多了之后,很多单词看到就似乎有印象了,考研读写要去不高,单词不一定要完全写下来,能认着就可以了。反正我是不习惯一边背一边在纸上写的,感觉那太费时间。至于那本真题,我一开始复习时就直接用的真题,真题永远是最好的练兵方法,那些什么模拟题不过是草芥之流。当然,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就算人小也要有颗大心脏,考研的人不能太患得患失。我说这些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你要坦然的接受打击,刚接触真题时你的正确率很可能惨不忍睹,而且很可能文章你看着完全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不要紧,当时我的目标就是每篇文章只要不全错就OK了,好几次我都是只对一个,那个心里难受啊,心里巴凉巴凉的,但是还好没曾全错。刚开始做真题一定要细细的做,不要介意对错,但一定要介意每个单词你认识吗?每个句子你懂了吗?段落的意思明白了吗?每个问题的要领你真的明白了吗?这一两遍下来考研重点单词你都搞定了,以后看文章也就不怵了。直到考研前,我把真题做了4遍,主要做阅读,前两遍很细致,后两遍比较概略,当然四遍不是连着做的,中间间隔着做了少许模拟阅读。
到9月中旬,我把单词书读了8遍,于是暂停下来单词的工作,考研前一个月时,我第八遍过了一下单词,这就是我整个背单词的经历,顺便的阅读也完成了。至于完形填空这是个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见过有些同学买的什么完形几百篇,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一共就十分,每个空0.5分,多对两个和多错两个没什么差别,请记得,我们的时间很有限,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大的产出,阅读和作文是大头,完形只要把十年的真题细细做两遍,然后抽琐碎时间诵读几番就足矣。完形一般人都是5到7分,没什么差别的。至于新题型和翻译,通常是比较难的,听说翻译的平均分就2到3分。我当时没太指望它们能增加我几分,翻译只是把真题做了两遍,新题型也是真题做了两遍,然后借了同学**辅导班的讲义,做了几篇模拟题,感觉出的题相当之一般。至于作文这个大头,却是最容易得分的,我当时是10月买了一本作文书,但是一直没时间看,大概考试前一个月开始看的,但是感觉时间还是有点急,应该稍微早点开始作文的,我看了一些模版后,在网上又搜了两篇模版,一篇是谈论积极有利的事务的,一篇是批评落后有害事务。我将自己看到的一些好的句子和两篇文章糅合一番,感觉文章还是不错,而且和通常模版书上的不太相同,就将它背熟,考研是考的是"文化火锅",我虽然不会写火锅,但是我围绕文化这一积极有利事务开始论述,只是把模版的几个词换成文化就搞定作文了。至于小作文,今年很神奇的考得是通知,五六年来都是考得书信,今年考试前那些辅导机构信誓旦旦的说今年要么就考书信要么就考摘要,结果考得通知,由此可见辅导班的神奇 。很多同学上去看也没看要求,就当书信写。我看到是通知了,但是已记不得通知的格式,还好写了notice的标题。
总之英语一定要坚持天天看看,保持感觉。考试时做题顺序也是有讲究的,别看3个小时貌似很长,等你做时方才感觉时间的飞逝。我考试时先做的四篇阅读,大概做了70分钟,做的是痛苦难耐啊,煎熬完阅读我做的作文,两篇作文下肚,大部分的分数已做完,然后返回做的完形。之后我见新题型类型没见过,就先做了翻译,翻译编完只剩七八分钟,因为我平素新题型就做的奇差,当是还在犹豫要不要放弃新题型,选五个B,总能对一个吧,最后觉得反正我是不会提前交卷的,就用剩下的5分钟匆匆的做了下新题型,没想还对了三个,算是奇迹了。
(二)政治
考试前我的目标是75分,最终考了71分,算是有点遗憾。大家的政治基础基本都是零,尤其是理工科出身的同学,有几个对马哲毛概感冒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我是8月中旬开始政治复习的,政治复习不必太早,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八月中旬时我报的恩波的夏季最后一期强化班,上了7天,累死我了,从早到晚的狂灌,用的是类似任之一的一本书,书上把考点全列举出来了,所以大家不要可爱的把几本课本看来看去,没用滴!上完强化班,我又去毕业实习了一段时间,等回来基本把上的东西都忘了。只好又开始看哪个任之一,等任之二出来后,两本书结合着把任之二做完了。之后还是看任之一和一本同学推荐的冲刺书。我是没看过政治考试大纲和那个高教出版社的大纲解析的,太枯燥了,没那个耐性是很难看完它的,你把任之一搞通就足矣。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做了一些模拟题的选择题,政治真题倒不必太仔细,看看选择和标准答案答题的方式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找份时政材料看看。我考试前选择题能做到四十左右,但是考试时选择做的很差,只有32左右,教训深刻呀!回想到考试时主要是由于今年考题的风格和自己做的模拟题不太相同,平时做的感觉背记的东西的东西比较多,而今年考题理解的成分比较多,自己做的速度比较慢,自己一边看表一边做题发现和自己平时节奏不太对,结果自己也慌了,许多题没看仔细,理解当然就出问题了。好在自己主观题做的还不错,分数还对的起自己。个人感觉辅导班作用相当一般,什么押题怎么怎么准,全是骗死人不偿命的,无非是瞅着咋们口袋里那点点人民币。不过自己上了**最后一节押题班,感觉还不错,说是押题班,其实没押什么题,主要是讲的文科答题的答题技巧,我觉得这倒是很有用的一点,主要就是答题前要列个提纲,列出1234等等,然后再在卷子上侃侃而谈。这样容易有话说,不会卡在那里。
(三)数学
我数学考了116分,算是我最大的遗憾了。考试前我的目标是130到140,我做历年的考题也能做到这个分数,但是最终却是败走麦城。我的教训希望能让大家引以为戒。我5月开始的数学复习,开始时把几本课本看了一遍,挑了一些课本上的习题做做,对公式和概念熟悉之后,开始看《复习指南》,大部分人用的陈文登的这本书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陈的相对难一点,李的线性代数讲的很好,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做一本吧。数学一定要多做点题,我想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这点体会的吧。昨晚这本书之后,最好再复习它一遍,不必找一大堆书看来看去,只要把有限的几本书看精就好了。数学真题最好做个两遍,弄懂每个知识点,当然数学大纲变了很多,很多知识点已经不再考察了,所以务必在复习前找份去年的考纲研读一番,免得傻兮兮的做许多无用功^_^。好了,说说我的教训吧,我想这点对你们更加有用。考试前大概四周时我同学报了个**的班,他不想去上了,我就代他去上了一节,听那个老师说考试快到了,数学和英语是不能很快涨分的所以这个时候只要每天看看这两个就好了,花少许时间在这两个个上面,主要是背政治和专业课。我在那段时间每天很少做数学,结果上了考场由于长时间没做题,一下子感觉手生的没法,很多题感觉自己会但是就是做的很不顺手,尤其是10年的数学计算量比较大,自己越做越乱,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还好自己有点基础,才不至于惨败。其实那个老师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可能做的过了一些,考试前数学和英语的确不应该再占过多的时间,但是也不能放的过松,把握好度很重要。还有就是平时的做题速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计算能力要达到一定水平。
(四)专业课
不同专业的专业课不同,我这里就考川大企业管理和会计专业的专业课谈谈一二,我想我的经验对这两个专业,尤其是企业管理的跨专业考生有点用。
专业课150分,占得比例还是很大的,一定要争取拿个好分数。我本科学的是纺织工程,一个纯工科专业,唯一一点和经管专业有关的是上过一门专业选修课《纺织服装市场营销》,我也没上过二专业,所以我是属于那种纯跨专业的。考研专业课124分,考的貌似还是比较高的。我想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是比较担心专业课的,当时我刚开始时也很担心,总觉的自己没什么基础,跨行如跨山。所以刚开始我还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去考个和自己专业相近的专业,比如高分子或是材料学。但是有次我去旁听一个辅导班的宣传演讲,那个老师说了一段话我觉得是有点道理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担心跨专业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差啊,那你们想想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你学的怎么样?"是啊,很多同学大学学的浑浑噩噩,尤其是专业课大部分上课时都在梦周公,或是发短信,玩游戏,所以真正的专业知识我们很多人其实没学到什么,我们跨专业的和本专业差别其实并不大,所以不要畏惧,如果你决定跨了,那就行动吧。我说这些可能有点过激了,确实有同学专业知识相当好的,而且三四年的熏陶,本专业的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是优势也只是那么一点点,你都准备跨专业了,还怕吃那一点苦,补那一点缺吗?况且现在交叉学科兴起,很多老师很喜欢跨专业的同学的。当然请注意,跨专业不是乱跨的,一般而言,理工跨经管文史易,跨相邻专业易,本校跨专业相对易,反之则难。我见过一个学历史的跨管理,这就不太明智了,她的本科专业不学数学,而考的那个管理专业要考数学,数学想完全从头开始可不是闹着玩的,她最终没能坚持走进考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数学学的太痛苦了。我当时跨企管就是觉得自己学工科的,数学应不是问题,经管类专业课背记的比较多,难度应不是太大,故最终定下来考企管。
川大企管和会计初试都是考的川大自己编的《工业企业管理新论》,那本书比较厚,也相当之枯燥,好的一点是条条干干列在哪儿,便于识记。那本书有500多页,学院内部印刷,只有学院可以购买,而且印刷质量也不是那么好,还比较贵的。我五月买的这本《新论》,但是自己一方面觉的时间尚早,一方面觉的自己跨专业没什么基础,所以并没有一开始就看这本书。而是在图书馆找了一本蒙塔那的《管理学》和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在读,因为反正复试也考的是《管理学原理》,现在读读算是在补基础吧。
到七月底,我把这两本书看了一遍,基本对管理学有个大概的了解,还做了一本笔记,可惜不慎被盗,甚是可惜,可惜。我记得当时笔记上做的有麦肯锡的7S结构,《新论》只是一笔带过,如若当时笔记没丢,考试的第一个名词解释就可以搞定了。所以大家复习时的笔记一定要保存好,这是很重要的东西。七月家中有事,回家耽误了一月,8月初我回校后开始看《新论》,学院现在不会开官方的专业课补习班,QQ:1121672926 提供的一些研究生们整理的资料还不错,推荐给大家。
《新论》一定要好好看,前两遍要仔仔细细的看,川大企管的大部分题都出自这本书,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但是由于这本书已经考了很多年,很多考点都已经考过了,现在的题是出的越来越细,很多题都是出自书中很不起眼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仔细的读这本书。我前前后后的看了这本书8遍,当然后几遍比较粗略一些,看的也比较快,看书时要做笔记,把章节的要点和考点列出来,好好总结。然后就是研究真题,主要研究近六七年的真题,因为《新论》改过版,有很多删减增加,可能前些年的题你找不到答案,这也很正常。真题的选择和计算好好做下,简答和论述则不必太细。看真题的好处是,你会发现出题的规律,川大企管真题很有规律的,你把考题标在书上,你就会恍然大悟的,这里不在赘述。还有就是,自从会计和企管合考之后,每年都会有一道会计的计算题和论述题,而会计的题常常不在《新论》上,这也是这两年企管专业课成绩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今年的财管计算题就在《新论》上找不到,很多同学都没做出来,所以如果本科不是学会计的同学,想要得高分,最好看一本财务管理的书籍。
参考用书:管理学原理+工业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如果没记错,自己是在年前三天知道成绩的,那天自己特别高兴,首先是由于考试状态不太好,感觉考得很烂,自己都在找工作了,没想到成绩还过得去,其次国足那天居然赢了韩国,靠,自己从小到大就没见过咱们赢高丽人,这会终于man了一回O(∩_∩)O。好了,不胡扯了,考研时间一般是年前两周左右,但是,今年提前的比较早,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提前,但是考试时间一般是1月10号左右。成绩早点的省份,比如四川年前就出来,迟的如北京,要等到3月才出来。
此文是在我复试期间在一考研教室写成,黑板上有人写了一句"考研如同玩命",我在后面加上一句"那你想玩命还是命玩你呢?"。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一同奋斗的兄弟姐妹和正在考研旅途上奋斗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