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博士的出路
很多处于学历教育最高层次的在读博士,也开始为就业发愁了,而这在十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规模的博士生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呈现出起点高、发展快的特点。目前,就培养的博士数量而言,我国已步入世界博士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
然而,随着博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当前我国博士生的学术水平、生活状态及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相对于理工科博士生而言,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的境遇尤为尴尬。
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撰写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年,拥有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记者在国内某知名网站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邀请国内重点高校的近百名文科博士生进行填写。调查显示,65.08%的文科博士生认可公务员这个就业选择,其中有33.33%的受访博士生明确表示会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
想进高校任教,别说一流高校,就是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大专院校都要求有博士学位”,所以很多有志于在高校工作的青年不得不先考取一个博士学位作为求职的敲门砖。
然而,一旦抱着功利心读博,为了获得学位,一些博士生往往会铤而走险,花钱找枪手代写代发论文。对此,小宋评论称,文科博士生面临各种压力,尤其是发论文的压力,“一般院校都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两到三篇论文。然而,对于一个没名气的学生来说,有时只能通过花钱买版面或者代发论文。很多人读博士都是冲着结果来的,过程对他们显得微不足道”。
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小宋认为读博最好具备四个必要条件。第一,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读博花销很大,虽然学校有一定补贴,但基本上是杯水车薪;第二,对学术有极大的兴趣和热忱,这种精神动力不可或缺;第三,对本专业有一定天赋,苦读和努力并不一定能出好成果;第四,要有晚婚晚育的观念,对自己的婚育安排要有一个清醒、合理的计划。
目前,我国的博士教育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培训拨款、研究拨款、出国访问、教育基金等部分,但实际资助额大多不能满足博士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尤其在一些发达地区更是如此。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中等偏下收入户的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7908.33元,而目前博士生补助水平大约为每人每年6000元。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家对博士生的直接资助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博士生每月获得的生活资助已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另有数据显示,51%的人读博期间一半以上费用需要家庭支付,奖助学金、助研收入、勤工俭学、助学贷款、亲友借款等方面的来源十分有限。
采访中,有博士生向记者表示,每月获得的生活补助非常有限,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人际交往。一日三餐只能在食堂吃个简餐,买书的钱可能都要从自己的牙缝里省才行。经济压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博士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谋求生存上,而影响了个人的长远发展规划。小宋说,有些博士生看到自己的本科同学有房有车有孩子时,心里会感到更加不平衡。
在记者的调查中,76.19%的受访博士生将留校任教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然而,留校任教的博士生境遇也远非在读博士生想象的那么美好。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向记者直言,当前高校的青年学者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被迫要发各种评职称的论文,还面临巨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许多高校博导对当前博士生的种种生存现状表示无奈。不过,也有令人欣慰的事,从2011年起,各大高校都开始严格控制博士生招生规模,博导终身制也逐渐被打破。小宋对记者说,“博士生的生源质量上去了,导师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应受访者要求,受访博士生均为化名)
【声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
很多人都对读博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事实上,博士生作为研究型人才,除了个别专业以外,大部分回报不高。博士是“傻瓜”读的,因为只有“傻子”才有傻劲,才喜欢一样东西,并将之当作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读博希望书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通常会失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
在越来越突出的博士培养质量争议背后,是我国“博导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导师在博士招生、培养中权力很大;另一方面导师却不承担责任,产权不明晰,责权不统一。这需要对博士培养制度进行再设计。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郭世佑:
博士生扩招了,博导也随之增多,但两者的含金量都降低了,加之一些培养机构培养条件不够,又很想把质量提上去,因此提出发表论文等要求,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连锁反应令博士生无所适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追求的是办学规模、办学政绩和现实利益,按照这种思路发展,研究生教育就会出现质量下降、研究生就业前景不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