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刘天罡
2017.02.24 11:25

  考博考生生准备要参加博士研究生考试时,必须要先确定准备攻读博士的相关专业,然后选择该专业有招生需求的学校,接下来应该联系博士生导师,只有当博士生导师同意考生报考,考博生才可以报考。所以提前了解博士生导师的学术文章及联系方式很重要,新东方在线特整理了各招收博士院校博导的简介及联系方式供考博生参考。

  姓名:刘天罡 职称:教授

  电话:86-27-68755086 E-mail:liutg@whu.edu.cn

  实验室地址:武汉大学测试中心C407,C409

  实验室网站:http://liugroup.whu.edu.cn/,

  学习经历:

  2008年--2010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ChaitanKhosla教授实验室

  博士后研究员

  2002年-- 2008年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邓子新教授实验室

  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6年-- 2007年

  美国布朗大学化学系David E. Cane教授实验室

  博士生联合培养

  1998年--2002年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现任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

  业绩概要:

  刘天罡教授在博士工作期间致力于聚醚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使人们对这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通过组合生物学方法产生新化合物。博士后在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ChaitanKhosla院士实验室工作期间致力于改造微生物脂肪酸代谢途径生产先进柴油等工业和医用产品的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包括《Science》、《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Metabolic Engineering》、《Chemistry & Biology》、《Methods in Enzymology》等多篇文章。

  获奖情况:

  1. 2000年11月,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

  2. 2006年11月,国家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3.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研究领域: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新型生物燃料微生物制药

  研究兴趣与方向:

  1. 改造微生物代谢途径生产新型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原料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大肠杆菌中构建全新代谢途径,生产出新一代新型柴油(脂肪烷烃)。这种新型柴油纯度高,性能更好,将在未来成为市场上主要的生物燃料之一。本人开发的无细胞体系系统以及体外重建系统在深层次认识脂肪酸合酶的酶学机理的同时,直接利用这些新的发现定向指导体内改造,迅速提高了反应速率,加速了新型柴油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利用合成生物学思路在模式微生物中构建其他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新型合成途径。

  2. 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稀有来源药物和药物前体

  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在模式生物中构建高效代谢途径,生产稀有来源药物以及药物前体,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3. 利用组合生物学生产新型抗肿瘤药物

  承担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利用微生物直接生产脂肪醇”(2011-2013)(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肠杆菌中人工合成体系构建高效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研究”(2012 -2015)(项目负责人)

  3.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人工合成细胞工厂”项目—“生物基产品合成的模块组装与途径重建”(2011-2015)

  国际国内学术报告:

  1. 第32届燃油和化合物生物技术研讨会 (佛罗里达,2010) 特邀报告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of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E. coli

  2. 工业微生物学会年会 (SIM) (圣弗朗西斯科,2010) 特邀报告

  Engineering of E. coli for fatty acid derived biofuel

  3. 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杭州,2010)分会报告

  4.第五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青岛,2011)特邀报告

  代表性论文:

  1.Guo X, Liu T, Deng Z, Cane DE. 2012. Essential role of the donor acyl carrier protein in stereoselective chain translocation to a fully reducing module of the nanchangmycin polyketide synthase.Biochemistry. 51(4):879-87.

  2. Yu Q, Du A, Liu T, Deng Z, He X. 2011.The biosynthesis of the polyether antibiotic nanchangmycin is controlled by two pathway-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Arch Microbiol. Nov 23.

  3. Yu X, Liu T, Zhu F, Khosla C. 2011.In vitro reconstitution and steady-state analysis of the fatty acid synthase from Escherichia coli.ProcNatlAcadSci U S A. 108(46):18643-8.(共通讯作者,共第一作者)

  4. 付爱思, 刘然, 朱静,刘天罡. 2011. 遗传改造微生物代谢途径生产新型柴油燃料的研究进展. 《遗传》10 期, 1121-1133

  5. Liu T, Khosla C. 2010. A Balancing Act for Taxol Precursor Pathways in E. coli. Science. 330:44-45 (共通讯作者)

  6. Liu T, Vora H, Khosla C. 2010.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of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E. coli.Metabolic Engineering. 12:378-86

  7. Liu T, Khosla C. 2010. Genet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Biofuel production.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44:53-69 (共通讯作者)

  8. Xun G, Liu T, Valenzano C, Deng Z, Cane D. 2010. Mechanism and Stereospecificity of a Fully Saturating Polyketide Synthase Module: Nanchangmycin Synthase Module 2 and Its Dehydratase Domain.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2(42):14694-6.

  9. He Y, Sun Y, Liu T, Zhou X, Bai L, Deng Z. 2010. Cloning of separate meilingmycin biosynthesis gene clusters by use of acyltransferase-ketoreductase didomain PCR amplification.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0 May; 76(10):3283-92.

  10. Liu T, Cane D, Deng Z. The Enzymology of Polyether Biosynthesis. 2009. Methods in Enzymology. 459:187-214

  11. Liu T, Lin X, Zhou X, Deng Z, Cane D. 2008. Mechanism of thioesterase-catalyzed chain releas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polyether antibiotic nanchangmycin.Chemistry & Biology.15, 449-58

  12. Liu T, You D, Valenzano C, Sun Y, Li J, Yu Q, Zhou X, Cane D, Deng Z. 2006. Identification of NanE as the Thioesterase for Polyether Chain Release in Nanchangmycin Biosynthesis.Chemistry & Biology. 13:945-55

  课题组需要人员信息:

  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需要多学科的交*融合,欲招收具有以下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和工作人员:

  1)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结构鉴定

  2)酵母、真菌分子遗传学

  3)生物化学以及酶学方法学

  4)生物信息学

  5)发酵工程

  任何以上专业毕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可先将材料发至liutg@whu.edu.cn, 邮件和电话沟通具体细节


MORE+

    资料下载
    MORE+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