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点介绍
2015.08.10 17:10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点介绍

  1927年,傅斯年创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下设人类学研究组。同年顾颉刚等创办民俗学会,商承祚等创办考古学会。1935年成立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48年9月在杨成志等人的努力下人类学系正式成立。

  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率先复办人类学系,同年秋正式招生,本科设置民族学和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设置文化人类学专业。同年(1981年)首批获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自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1987年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博物馆。2002年人类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重点学科复评。2012年中山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和考古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2年8月设立民族学和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

  人类学系自建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完善学科体系,注重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协调发展,并发展出了珠江流域文明进程与族群互动、民族走廊研究、南中国海研究、边疆考古与民族、民族考古、宗教文化、语言与文化、体质与健康、灵长类学与人类进化等特色研究领域。

  人类学系现设置有人类学、考古学2个本科专业;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 、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化与认知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三个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民族学与考古学分别取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现主要科研机构有历史人类学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历史系合建,2004) ;中国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2011);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2004);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2003);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2009);“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2011)”;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2002)等。目前主要的实验室有体质人类学实验室、考古学实验室、文物年代测定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灵长类学实验室等。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拥有多元的高水平师资力量,现有33名在职教师,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11名、讲师6名。麻国庆教授为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民族学),周大鸣教授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人类学);周大鸣、麻国庆、郑君雷、张应强4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周大鸣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荣获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麻国庆教授被选聘为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同学副教授被选聘为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常设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有9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其中麻国庆为国家层次培养人才。黄淑娉教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

MORE+

    资料下载
    MORE+
    MORE+

    相关阅读 MORE+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末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weisen@xdfzx.com,我们将及时外理

    Copyright © 2011-2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