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资讯中心 > 高考 > 高考地理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9高考地理复习指导:高中地理690个知识点汇总(8)

2018.10.28 11:15

  2019高考进行备考阶段,新东方在线高考网小编整理了2019高考地理复习指导:高中地理690个知识点汇总(8),供同学们参考。点击下载>>高考复习资料

  新东方在线推出了48道题测出最适合你报考的大学专业 参考适合你填报的大学专业。 估分选大学,通过大数据,选出适合你报考的大学。

2019高考地理复习指导:高中地理690个知识点汇总(8)

  351 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

  352 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353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含义 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354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

  355 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

  356 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357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

  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358 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 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359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360 环境污染的种类 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361 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362 生态破坏的影响 ①滥伐森林②不合理灌溉③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④过度捕猎

  363 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 城市主要是环境污染;农村主要是生态破坏。

  364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①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②经济和技术水平低③发达国家转移污染

  365 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酸雨②国际河流污染③热带雨林的破坏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366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猛长)④60年代放慢

  367 世界60亿人口日 1999年10月12日

  368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369 不合理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

  370 环境问题的本质 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371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谋求人地协调

  37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73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 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系统。

  37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375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意义 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376 清洁生产的全过程 ①原料开采②生产制造③消费使用④废弃物处理

  377 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①封山育林②定期开禁③休养生息

  378 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379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发布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380 中国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维护农业生态平衡③农业可持续发展

  381 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开展综合利用③利用新能源

  382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原始型(高高很低)、传统型(高较高较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

  383 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00年) 出生率(2.2%)、死亡率(0.9%)、自然增长率(1.4%)

  384 中国人口自然变化(2001年) 出生率(1.34%)、死亡率(0.64%)、自然增长率(0.7%)

  385 人口自然变化典型地区 欧洲的德国和匈牙利(负增长)、非洲(2.4%)、韩国和古巴

  386 人口数量的变化 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387 生育率 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数之比

  388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生育率(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死亡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89 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但不是主要原因)

  390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91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文化生活消费水平

  392 环境人口合理容量 某地区最适宜人口的规模(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393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16亿(人口承载量),8-9亿(合理容量)

  394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原生环境因素(水土)、次生环境因素(噪声和微波辐射、食品)

  395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396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397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力)

  398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人口。

  399 八十年代中期前人口净迁出地区 辽宁、山东、上海、四川

  400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和工矿区。务工和经商为主。

  新东方在线小编整理了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高考分数线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2018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2018高考录取投档线2018高考一分一段分段表供参考。

新东方在线高考地方站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东广西海南 
加载更多
课程推荐
加载更多课程>> 进入高考选课中心

扫码加入【2021高中群】领取

2021高中模考真题+月考试题

相关阅读查看更多>>

资料下载查看更多>>